中国人民大学评价研究中心发布“2021年中国大学改革十大关键词”
作者:论文查重系统 发表时间:2022-01-12 14:38:21 浏览次数:99
1月11日,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的“2021年中国大学改革创新指数发布会暨研讨会”上,中国人民大学评价研究中心发布了 “2021年中国大学改革十大关键词”,课程思政、第二轮“双一流”建设、交叉学科、“珠峰计划”2.0等热词入选。中国人民大学评价研究中心基于对140所“双一流”建设高校2021年工作动态的大数据分析与统计,结合专家评议,盘点出2021年中国大学改革十大关键词,以期为高校深化改革、办出特色、争创一流提供启示与借鉴。
2021年,各高校深入挖掘高校各类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大力推动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紧密融合,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2021年是第二轮“双一流”建设的起始年。各大高校多次召开相关会议,对于新一轮“双一流”建设作出部署。其中,一流学科建设与高质量发展是核心命题,“突出强项补短板”成为许多高校下一阶段的重点发力方向。2021年我国高校在交叉学科领域的改革创新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新增或大力发展交叉学科研究平台,整合多学科优势,推动知识创新和科研攻关。二是由单一学科人才培养走向跨学科人才培养,注重培养具备交叉学科背景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2021年11月29日,教育部公布了2021年度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名单,加上此前公布的两批名单,共计77所高校288个基地入选。与1.0版本相比,“珠峰计划”2.0所涉及的学科从数、理、化、生、计算机等5个主要理工科领域扩容到17个,基础医学、文史哲、经济学等学科被纳入基础学科的范畴。学硕缩招、专硕扩招早已有顶层设计。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明确指出,到2025年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到硕士研究生招生总规模的三分之二左右。
在2021年9月召开的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随后,高校纷纷召开校级人才工作会议,围绕给人才松绑、激发人才创新、培养战略科学家等出台方案。进入新时代,国家先后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重大倡议和战略。如何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重大战略,成为高校必须回答好的时代考题。自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来,各高校以“破五唯”为抓手,全面推进教师评价、学生评价、用人评价等教育评价改革。
2021年教育部大力推动产学合作,在49所高校推动成立了50个现代产业学院;积极推动本科院校与企业对接合作,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八年来累计支持1100多所本科院校与1100多家企业合作立项7.6万项,企业提供直接经费支持超过27亿元。2021年7月,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碳中和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强调要以服务国家碳中和重大战略部署为目标,统筹各类资源、加大探索力度,支持碳中和领域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和国际合作。
本站声明: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处理。
行业资讯相关资讯
- 贵州大学关于2024年上半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论文(设计)、毕业考核报名及写作的通知
- 上海电力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2024届春季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查重检测的通知
- 关于组织2024年第一批专科(护理学本科)、往届本科毕业生开展毕业实习及论文写作工作的通知
- 中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2024届毕业答辩暨论文评阅工作圆满结束
- 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关于进行2024届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检查的通知
- 内蒙古师范大学关于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公共政治期末考试安排的通知
- 大连理工大学【毕业设计】2024届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安排
- 长沙学院关于做好2024届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通知
- 2024年福建省外语专业自考毕业论文格式规范说明
- 关于做好2022级成人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通知